足球竞彩app排名

您所在的位置: 淮安市人大 县区掠影
淮安区人大:持续助力古老大运河焕发时代新风貌
发布时间:2024-10-21   来源:cs_rdbgs   【关闭窗口

  河为线、城为珠。大运河是沿线城市的生命之河、致富之河、幸福之河,把大运河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既是淮安人民饮水思源、传承文脉的情感所系,更是淮安重现辉煌、加快振兴的必然路径。


  淮安区人大常委会谱写好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的时代篇章,组织1751名五级人大代表立足各自岗位,以实际行动投身于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洪流中,从法治宣传、文化传承、产业升级等多个维度,为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聚力献策,持续推动打造运河城市新样板,让千年运河赓续今世繁华。

        聚共识,共享醉美淮安

  2020年6月1日正式施行的《淮安市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是江苏省第一部专门针对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制定的地方性法规,为加强淮安优秀运河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法律保障。淮安区人大常委会创新渠道和形式,充分发挥基层立法联系点作用,发放调查问卷,收集汇总意见建议,多渠道向广大干部群众普及大运河文化保护法律法规。各级人大代表通过宣讲、交流研讨、普法讲座等多种形式,让更多的人了解《淮安市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的内容和意义,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支持、参与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的良好氛围。


  “89年前,淮安新安小学14名学生,冒雨从古运河码头登上南下的轮船,开启抗日救亡的征途。我们打造儿童剧《新安旅行团》,成立小好汉宣讲团,启动‘小好汉重走新旅路’活动,激发少年儿童追寻红色足迹,升腾强烈的爱国情怀。”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淮安市新安小学校长张大冬表示。新安旅行团历史纪念馆,西邻奔腾千里的运河,南依碧波荡漾的月湖,在张大冬代表的积极推动下,通过新安旅行团历史纪念馆,串联起以周恩来故居、周恩来童年读书处、淮安府署、中国漕运博物馆等近30处思政教育资源网,实现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高度融合。


  7月,一场以“文旅融合发展 代表共话履职”为主题的淮安人大代表讲坛得以开展。“今年,我们有力推动周恩来纪念地新增国家一级博物馆、全国红色旅游服务标准化示范项目以及全国红色基因库建设单位等三个‘国字号’品牌……”市人大代表、周恩来纪念地管理局局长祁素娟作主题演讲。“作为一名文旅战线的人大代表,我积极响应区人大常委会的号召,发挥自身的优势和作用,努力推动红色文化、名人名著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今年,千年古镇河下重现运河时代繁华盛景,国庆期间接待游客突破60万人次。”市人大代表、淮安楚韵文旅中心经理洪雯雯欣喜地表示。五级人大代表们相聚在一起,围绕讲好名人故事与宣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运河名城知名度和影响力结合起来等话题展开主题分享与热烈讨论,为加快淮安大运河文化带标志性城市建设、打造“千秋淮扬”文化高地贡献“代表智慧”。

        守根脉,弘扬非遗文化

  五千多年的青莲岗文化,两千五百年的建城史,楚州十番锣鼓、南闸民歌、淮剧、仇桥杂技、博里农民画、文楼汤包制作技艺、钦工肉圆制作技艺、淮安茶馓制作技艺……这些丰厚的文化遗产“家底”,是古城淮安岁月长河里的历史记忆。


  非遗文化既是大运河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彰显大运河文化价值的重要载体。淮安区人大常委会坚持把非遗保护作为重点课题,组织代表深入调查研究,了解掌握非遗保护工作的实际情况,动员代表广泛参与非遗的推广和决策,监督相关政策措施的落地落实。


  “怎样解决非遗项目传承人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问题?如何将传统文化形态进行创新,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带着这些问题,区人大代表吉桂金多次走访民间艺人、查阅资料数据库、与专家学者进行座谈,并在“代表·局长面对面”活动上,与区文化旅游局局长现场互动交流。为做好“面对面”后半篇文章,淮安区人大常委会抓住“问题收集、集中会商、专题询问、交办清单、跟踪落实”五个关键环节,将代表工作与监督工作相互融合,推动出台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与文旅深度融合等措施,把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有机结合,让非遗“护”得好、“活”起来、“传”下去。


  “河下古镇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因运河而兴盛,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迹。以针代笔、以线为墨,‘绣’的是幸福,‘绘’的是民生,博里农民画和刺绣两项非遗技艺走进景区,可以让游客在丰富的互动体验中感受‘运河之都’丰富的文化底蕴。”市人大代表潘宇不仅免费培训非遗技艺,还率先在河下古镇设立人大代表工作室,积极带动群众传承运河优秀文化,其本人也被认定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室在景区,宣传非遗。随着“绣绘淮安”“复兴瓷艺”“三带三创”等一批代表工作室的破层出圈,一众专业代表通过‘专家团队+支撑单位’的加持,将非遗技艺展示和产业发展融合,工作室既是“联络站”也是“宣传站”,既是“体验馆”更是“实践点”,让非遗技艺从默默无闻到脱颖而出,向世人展示了大运河文化的深刻内涵和独特魅力。

        助发展,赓续今世繁华

  “立足历史文化资源丰富优势,将城市有机更新和历史文化挖掘传承保护结合,在特色发展方面下功夫,通过精品项目,串点成线,整体推进大运河‘百里画廊’建设。”12名市人大代表在市九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从市级层面统筹大运河百里画廊建设重大项目实施的议案》,被列为市人大常委会重点督办议案。这是淮安区人大常委会多路径助推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


  今年是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淮安区人大常委会创新开展“同生共长大运河”主题活动,组织上下联动、五级代表参与,运用“监督+”,把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与生态环境改善提升、古城古镇保护复兴、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和推进绿色航运统一起来,助力淮安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走在前、做示范。“人大监督+检察监督”,推动涉及大运河沿线7件环境问题、涉及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5件公益诉讼案件限期整改。“调研+视察”,紧盯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老城景点修缮提升、河下古镇、古民居保护,推动运河文化风貌逐步展现,群众生存环境和发展条件得到根本改善。“专题询问+执法检查”,持续跟踪运河沿线生态环境保护、淮安港上河作业区建设、百里画廊重点项目进度,推动形成运河文化的集中展示区域,推进运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行舟千年运河、漫步石板老街、游览古镇美景、传承非遗技艺、品味舌尖美食……淮安区人大常委会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以持续助力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的生动实践,让古老大运河焕发时代新风貌。